全椒县委主要负责人被免职,对污染掉以轻心就会付出代价
极目新闻评论员 徐汉雄

5月29日,安徽滁河水体污染联合调查组发布“关于滁河水体污染处置进展情况的通报”,表示已成立联合调查组进驻全椒县开展全面调查。目前,全椒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已被免职,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调查。(据5月29日极目新闻报道)
此前,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滁河南京浦口段突然被严重污染,水质散发恶臭,出现大量死鱼死虾。5月28日,央视新闻的一则调查报道曝光了这起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倒不是说污染情况有多严重,有多么触目惊心,而是全椒县相关人员在面对央视记者采访时,对污染的漫不经心令人震惊,相关雷言雷语展现出的“画风”比污染画面还刺痛人心。
水体被污染(图源:央视新闻)
全椒县水利局一位党组成员在被问及襄河口闸上水有点发黑的原因时,直言,“说实话我真的不知道。我只能凭我的经验说,可能最近5月份虾子(养殖)换水。换出来河里水质不好。往年也有这种情况。”然后又补充说道,“还一个,我说真话,我还两个月就退休啦。我也不该过多地问这些事情。”
水利局干部表示不便过问(图源:央视新闻)
常言道,在其位当谋其事,当尽其责。在他人上报水体异常情况时,既不加以重视,也不去加以解决,就凭经验做出判断,还大言不惭地表示自己要退休了,不便过问。这就是工作浮于表面,典型的官僚主义作风,只想当太平官,不愿去面对问题。
另一位全椒县生态环境分局局长的回答就更离奇了,表示没看到哪个法律法规要求必须对污水做毒性分析,还特别打了一个比方。“喝茅台也能喝死人。需要对茅台做毒性分析吗?我认为没有必要。”也不知这位局长是不是平时喝多了茅台,以致脑袋里装的全是茅台,面对群众担心的污水问题,脱口而出说到了茅台。
局长以茅台比喻污水(图源:视频截图)
这样的回答真是令人大开眼界,也匪夷所思。通常情况下,面对记者的采访,哪怕平时是不积极的,这时也要装出个对工作高度重视的样子。像这般直言“不知道”“不用检测”,毫不掩饰地对工作进行推诿卸责,也是罕见。
比污染更令人担心的,就是这种敷衍塞责的治污态度。本来,这次污染形成的原因并不复杂,5月7日一家企业的危化品粗甲醇失火,致使污染物外泄流入滁河。全椒县也及时采取了应对措施,通过筑坝截污抽排等措施,将外泄的污染物集中收集存放和无害化处置。5月11日,全椒县发生约50毫米降雨,尚未清理完毕残留在沟渠和管网内的污水经雨水径流进入襄河、滁河,造成部分河段水体浑浊、黑臭,溶解氧下降,鱼虾死亡。
5月28日下午,安徽省委书记韩俊主持召开省委专题会议,部署污染治理和追责问责工作。会议指出,此次污染事件的原因并不复杂,但处置过程拖延拖沓,造成严重后果。此次事件本可避免,但一些干部在处置过程中心存侥幸、乱作为,面对问题遮遮掩掩,总想蒙混过关,造成小事拖大、大事拖炸。个别干部面对媒体采访时信口开河,造成不良影响。
这个总结十分到位,此事的根子在于相关人员的作风散漫,没把水体污染真正当回事来认真对待。或凭经验判断是虾田换水所致,或凭经验认为不用对污水进行毒性分析,就可见从思想上对污染危害的认识不足。
一些环境污染事故的背后,往往就与对污染的轻忽有关。有的以为污水会随河水冲走,可以蒙混过关,有的还狡辩污水能肥田,对污水危及群众的生产、生活毫无共情之心。污水横流的根源不仅是在排污口,还有这种对污水处理的敷衍塞责,对污染的麻木不仁。
因为滁河水体污染事件,全椒县委主要负责人被免职,全椒县生态环境分局局长的简历也已从官网撤下。这就表明,对污染掉以轻心就会付出代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生存与发展的环境。环境污染不是小事,是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失职就要被追责。问责也不是目的,端正工作态度,高度重视环境问题,才能保护好绿水青山。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