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救命电线”变成“致命电线”!亚心医院专家提醒:这类感染莫大意

极目新闻记者 吕惠 宋蒙

“救命电线”变成“致命电线”!亚心医院专家提醒:这类感染莫大意
(图侵删)

心脏跳得慢悠悠,5年前植入永久起搏器,怎料救命的电极却因感染变成了可能致命的“凶器”。4年时间,鄂州的陈爹爹先后接受了3次清创手术,可病情仍无好转。近日,他来到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成功拆除了体内的起搏器及电极导线,并植入了无导线起搏器,终于结束了长达4年的噩梦。

韩宏伟主任(右)为老人做手术

痛苦!四年反复感染,多次清创处理

77岁的陈爹爹因频繁心慌、心悸,睡觉时常被憋醒,在5年前被确诊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跳不到40次/分钟的他植入了起搏器,让心脏重新恢复活力。然而,术后不到1年,起搏器就“跑”出体外,囊袋处更是发生感染,老人再次回到医院清创后,在保留体内电极的情况下,将原起搏器消毒处理后从左胸移除重新植入到右胸。

本以为问题解决了,没想到竟是老人噩梦的开始。2024年9月起,老人左胸的伤口反复出现红肿、破溃,不得已又进行了两次清创手术,还将留存在左胸旧的电极线剪短处理,可仍是治标不治本。看着被病痛折磨的父亲,老人的儿子很心疼,四处打听后,带着父亲找到亚心医院心内科韩宏伟主任求助。

挑战!电极交缠成团,手术难度升级

“导致老人反复感染的元凶,就是这个留存在左胸的旧电极,只有将其完全拔除,才能彻底解决反复感染的问题。”韩宏伟说。实际上,该手术的难度不亚于完整拔除一棵大树,且不能给土壤带来伤害。

起搏器电极拔除手术,是心脏介入专家不轻易触碰的“雷区”。据了解,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于2016年成立了国内首家起搏电极管理中心,平均每个月都会接诊两三位起搏器感染的外院患者,到现在拔除的电极已近200根。面对难度与风险并存的手术,韩宏伟制定了万全的手术方案,并对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预案,以及时应对各种风险的发生。

手术当天,韩宏伟带领团队切开感染的囊袋,清除坏死组织并分离电极。怎料电极与血管壁、心肌粘连的严重程度超出预期,埋在老人心内的旧电极与正在使用的电极缠绕成一团,在拔除旧电极时,正在使用的电极也一并松脱,起搏器失去功效。危急时刻,韩宏伟果断植入临时起搏器护航,再小心分离,这才将旧电极顺利拔除。

旧电极与正在使用的电极缠成一团

由于老人心跳缓慢,必须有起搏器辅助才能维持生命,韩宏伟在充分考虑老人的意愿后,决定进行第二次手术,为其植入无导线起搏器。

“无导线起搏器不需要切开皮肤制作囊袋和植入电极,大大减少了创伤与感染风险。”5天后,无导线起搏器被植入,同时已经松脱的电极也一同被拔除。术后,老人恢复良好,起搏器运行稳定,于近日康复出院。

两次手术费力拔除的4根电极

警惕!感染处理要尽早,更要处理彻底

随着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广泛开展,因起搏器电极或系统感染,导致囊袋久溃不愈的病例越来越多。若不及时把电极拔除,细菌就会通过电极进入心脏,从而引起细菌性心内膜炎、脓毒血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于这类患者而言,电极拔除手术是唯一的选择。

“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都应提高积极处理起搏器感染的认识,不仅要有尽早处理的意识,更要有彻底处理的决心。”韩宏伟提醒,要注意观察起搏器囊袋周边皮肤是否有异常表现,一旦囊袋周围皮肤出现红肿、感染或创伤,应及时就医、规范处理,以免导致病情加剧,让“救命电线”变成“致命电线”。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 被俞敏洪评价“乱七八糟”,东方甄选市值3天蒸发30亿!主播回应争议
  • 关注鸟撞玻璃现象!两个成都人做了份报告,盼悲剧少发生
  • 张雪峰可能成立演出经纪公司,已获相关机构设立许可
  • 直播间抽卡,写“未成年禁止下单”就管用?记者调查
  • 正在申报!这些企业将获20万元一次性奖励
  • 杭州一公寓住户发生燃气爆燃事件 官方通报
  • 以色列袭击加沙中部一难民营致20人死亡
  • 661.9万人次!69.20亿元!元旦假期,黑龙江很火!
  • 最高法:涉科创板上市公司知产案 严重恶意侵权要承担惩罚性赔偿
  • 美国防部承认难以追踪输送给乌克兰的武器
  • 安阳:将Ⅳ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
  • 许昌市政协原副主席朱德甫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 “救命电线”变成“致命电线”!亚心医院专家提醒:这类感染莫大意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