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岁读大三、48岁和儿子一起高考……无论何时开始,人生仍有一万种可能
再出发永不晚

54岁阿姨在校读大三
当你的大学同学是一位54岁的阿姨,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在山西省太原市,就有这样一位特别的70后大学生。她叫张计玲,目前在山西工商学院上大三。
张计玲(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年轻时,她参加过三次高考,成绩都不理想。后来虽上了五年“夜大”,但心里总觉得“还是差了点什么”。在上大学之前,张计玲是一名流动理发师和陪读妈妈。陪同儿子备战高考的日日夜夜,她发现好多基础题自己也会做,觉得自己也是能步入考场的。
张计玲(左二)为室友庆祝生日(图片来源:新京报)
遗憾和不甘心拢成一簇悄悄探头的火苗,她想亲手将其点燃。
2021年,时年51岁的张计玲复习两年后,以高出“二本C类”线45分的成绩考入山西工商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成为该校年龄最大的学生。
在过去的三年中,张计玲不仅各项课程名列前茅,还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获得了小学教师资格证以及幼儿教师资格证。她说她一直在享受学习的过程,踏踏实实把过程做好了,结果自然可想而知。张阿姨说自己上大学的初衷,就是要好好地享受一下这个过程。
张计玲:我不想当泯然于众人的人,我在普通人里又不普通了。我就感觉我的人生值了,这就是目标。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
48岁父亲和18岁儿子一起上大学
近日,青海西宁的一对父子同时收到了一本院校的录取通知书,父亲刘建波考了454分,超出青海文史类本科一段43分,被广西师范大学录取;儿子刘傲寒考了625分,全省理工类第66名,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
看到这样的结果,不禁让人感到好奇,为什么这对父子同时会参加高考?
父子俩先后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
原来,儿子刘傲寒上了初中之后变得十分贪玩,刘建波为了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决定陪着儿子一起学习、读书。就这样,刘建波一直坚持到儿子读高中。
有一次和儿子一起学习时,刘建波心想:“这些题也不难啊。我为啥不参加高考,考个大学,圆我曾经的梦想?”
刘建波的想法得到了一些家人的反对,他也能理解家人的顾虑。但刘建波觉得,人这一辈子过得很快,他只是想尽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就这样,刘建波开始和儿子一起备战高考,备考的过程很辛苦,但他很享受其中的乐趣。
刘建波最终得偿所愿,被广西师范大学录取;儿子刘傲寒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本博连读。
刘建波说:“人生是旷野,而不是轨道。”他希望用自己的经历让大家知道:不管什么时候,不论你多少岁,不要安于现状,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圈。人这一辈子都有追寻自己梦想的权利,希望大家都能在不断的学习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人生无界,梦想无龄
51岁的父亲冒晓彤和女儿一同考取了研究生,49岁的苏琳也与自己的研究生儿子同校,52岁的鲁新林圆了自己的大学梦……近些年来,高龄考生考入大学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事实上,通过报道而被大众所认识,固然是一种来自社会的肯定,但他们更需要的是真正的同行者,是在终身学习理念下,共同学习、始终进步的同行者,不一定同龄,但可以同频。
不只是读书,还有在63岁学芭蕾的杭州爷爷,80岁钢琴考过十级的上海奶奶,82岁开始玩滑板的英国爷爷……作家史铁生曾说过,“过程的精彩是无法被剥夺的”,年龄当然也不能。
人生无界,梦想无龄,这些励志的人和事都在告诉我们,每个梦想都值得尊重,每一份坚持都应获得赞扬。无论处于生命中的哪一段旅程,勇敢追梦,挑战自我,无论年龄几何,都要勇敢地追寻心中的光。
极目新闻综合央视新闻、新京报、西海都市报、红星新闻、澎湃新闻、上游新闻
(来源:极目新闻综合)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